查看原文
其他

泛化的私人影像:作为私纪录片之新媒体形态的Vlog

孙可佳 DH数字人文 2022-07-17

未来学者论坛







孙可佳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摘要:私纪录片作为纪录片的分支,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伴随互联网将探脚伸向受众的生活深处,电影艺术与社交媒体得到了更为深入的融合——vlog(视频博客)成为私纪录片全新的形态,承袭了私纪录片的特质,也具有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文章具体分析vlog与私纪录片之间的承袭关系,及其在当今时代下的泛化传播,探讨vlog这一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私人影像之得失利弊。

关键词:Vlog  私纪录片  私人影像

------------------------------------ 

2011年12月,在广州美术学院举行的“改变与超越——全球语境下的当代影像艺术”论坛上,《新媒体艺术》(New Media in Art)的作者、美国艺术理论家迈克尔·拉什(Michael Rush)这样总结他对影像艺术的理解:“1960年代中期便携式摄像机的普及,在全球化的环境中推动了影像艺术的发展。你站在摄像机的后面(拉什边说边走到负责拍摄的工作人员面前),透过它,你的手臂仿佛伸展到了台上,这是影像(Video)的力量。”随着新媒体时代数字技术的迅速崛起,影像沿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渠道,在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继续延展。人人皆可成为影像的创作者,并与产制内容产生紧密的联系,将镜头前后的交流及被拍摄对象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来,探索和呈现的内容从社会边缘议题到日常生活的仪式化,从展现“反常”到包容“日常”。


这些私人拍摄的影像既区别于由注册电影机构制作发行的影片,也不一定带有独立电影对影像语言、表达内容的主动探索。新媒体时代的个体可以轻易在自己的话语平台发布、传播私人拍摄的影像,分享私人领域的生活经验——其中,一个重要的全新私人影像呈现方式就是vlog。Vlog具有制作周期短、传播速度快、反馈及时的特性,成为了私纪录片新的流变形态。


Vlog承袭了私纪录片的私人影像特质,因由私人拍摄而主要涉及私人领域的经验与话题;同时也可反作用于社会公共领域的反思性自我认同,对个体的存在进行反思、怀疑和批判。另一方面,vlog意味着技术可以轻易地被运用介入私人生活,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私纪录影像的泛滥和异化;如今许多vlog的摄制不再是为了认识和表达自我,而是借助私密性的标签谋取利益。


历史证明,传媒艺术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而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人对技术的运用。笔者认为,vlog是私纪录片的新媒体形态;本文将具体分析vlog的私纪录片特质,及其在当今时代下的泛化传播,探讨vlog这一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私人影像之得失利弊。


一、概念的提出:何为私纪录片

私纪录片近年来是作为纪录片(纪录电影)的一个子类别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这个概念则是由日本学者那田尚史提出的,日文“serufu dokyumentarii”,即英文“self-documentary”,故也被译作“个人纪录片”。那田尚史在《日本私记录片的起源与现状》一文中,将日本传统小说中以暴露隐私和表现自我著称的“私小说”概念引入纪录片领域,进而提出“私纪录片”概念:“在本文中,我把上述各种类型的个人纪录片统称为‘私纪录片’(self-documentary),指视觉艺术家直接拍摄自己或者记录私人环境的作品。”[1]那田尚史此文的译者李瑞华在其基础上归纳出了私纪录片的五个特征:个人化制作、私密性题材、主客体合一、背向观众和碎片化;私纪录片作为“个人书写样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诸多研究者也在不断的探索中将私纪录片引入学术视野,勾勒出了私纪录片的界定轮廓和发展脉络。谢玎珂这样诠释私纪录片:摄影机对准自我,将纪录电影的宏大叙事背景转向更为私密的主题;导演抛弃客观立场,以内省的方式在拍摄中暴露自我的介入,把自我价值、情感经历甚至躯体感知这些较为私人化的话题用视听语言呈现出来。区别于商业纪录片的是私纪录片鲜明的个人印记,明显的个性风格,及导演在影片中扮演的无法复制的角色。[2]岳筱宁和雷蒙论述到:私纪录片这一概念,以游离于主流价值观的民间表达姿态介入“私人”领域,将个体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体私密表达呈现于摄像机镜头之前”。[3]李姝认为,勾勒出独具魅力的人类精神世界画像的,以揭露记忆创伤、暴露个人隐私、展现隐秘关系、宣泄内心情感为特征的纪实影像,可被称为私纪录片。[4]樊启鹏认为,私纪录片创作者试图袒露私人记忆和内心世界,以此唤醒个人的自觉性和被抑制、遮蔽的私人经验。[5]


私纪录片的概念术语也常与“第一人称纪录片”换用。国内学者大多倾向使用“私纪录片”,欧美学界更广泛使用“第一人称纪录片”(I Documentary)和“私人纪录片”(Private Documentary)。[6]回溯历史背景,学者孙红云指出: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世界。身份政治斗争白热化,女权运动、反种族歧视运动兴起,西方后现代社会中个体脱离群体的文化特征凸显;1990年代,在欧美世界的巨大意识形态压力下,纪录片开始转向内心与自我的表达。第一人称纪录片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展现真实为目的,使用第一人称叙事带领观众进入讲述者所经历的世界之中,以真实引发观众思考。例如,第一人称纪录片的奠基人罗斯·麦克埃维(Ross McEvey)的代表作《后院》讲述了他自己的家庭和为自家服务的一对黑人夫妇的故事,他用影像记录了对家庭、种族、生死的思索,成为了第一人称纪录片的经典作品。


对于私纪录片与第一人称纪录片,有学者认为两个概念是重合的,但也有人并不认同。学者商力文将私纪录片分为三类:第一人称纪录片只拍摄自己,第二类拍摄自己及家人、友人,第三类只拍摄家人、朋友。[7]学者王家东认为,近年来备受业界及学界关注的私纪录片、第一人称纪录片、自我治疗纪录片实际为同一种类型的纪录片,不同学者按照各自偏好使用三种术语。[8]


本文选择“私纪录片”这一术语,原因首先在于,“第一人称纪录片”会限制讲述者的身份和视角;其次,笔者认为这一术语保留了与“私小说”之间的文学追溯,可以据此追溯私纪录片所蕴藏的社会心理。另外,“私”与“第一人称”的内涵有所不同。“私”与私密性、私人化有着极大联系,同时与公众化、他者化相对。私纪录片展现出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视野对世界做出的独到理解,将个人和家庭的日常甚至隐私暴露在大众的视野中。郑军等指出,私纪录片带有日本私文学特质,表现出明显的私人化和内向性,而第一人称叙事的纪录片则不然,如迈克尔·摩尔(Michael Moore)的《华氏911》(Fahrenheit 9/11,2004)、《大亨与我》(Roger & Me,1989),在内容和主题上呈现较为明显的他者化和外向性,不能被纳入私纪录片的范畴。[9]类似地,何苦导演的纪录片《最后的棒棒》虽采用日记的形式,以第一人称叙述记录当下“重庆棒棒”的生活,但只是导演在参与式观察中与山城棒棒军同吃同住,将“他者视角”转变为“主体视角”,拍摄内容并非其私人生活领域。


笔者认为,私纪录片是以自我、家庭、亲朋这些主体为拍摄对象,以高度私人化的影像表达方式呈现出来的纪录片。影像创作者与拍摄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拍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揭露内心、探讨边缘及对日常生活的仪式感捕捉。因此,对于“反常”和“日常”生活的影像表达,以私人领域经验反作用于社会主潮的纪实影像,都属于私纪录片的范畴。



二、新媒体时代的私纪录片

综观电影史,技术的进步推动着纪录片的发展。早期的电影,庞大无法便携的录音设备无法实现同期录音,故而只能以后期解说画面辅助,形成了格里尔逊模式。之后,同期录音随着便携式录音设备而出现,直接电影、真实电影产生。如今的单反、GO Pro运动相机等设备使人人都可成为影像的生产者,个人化的影像得到了快速发展,非专业人士也能随时记录自己和身边的事物;其中优秀的作品甚至也能进入院线。2019年初,登陆中国大陆艺术院线的纪录电影《四个春天》以私人领域的日常生活呈现一个家庭的动荡与变迁。导演以手中的尼康D800记录了父母的日常生活,选取了一些家庭生活中生动有趣、诗意难忘的部分,用陌生化的方式使观众领略到习以为常却又富有诗意的中国家庭生存状态。受众与专业领域均对影片做出了市场与艺术价值的正面反馈。作品以1,500元的成本获得1,058.7万票房,入围并提名了第55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和最佳剪辑奖。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更加关注自我的时代,随着信息时代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个人文化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媒介的变革引发了现实空间的重新建构,网络使每一个普通人拥有了更广阔的话语空间,自媒体拥有强大的传播能力,人人皆可为摄影师的时代已经到来,短视频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多样的制作模式,个人记忆、个人视角有了广泛的发展空间。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私人影像提供了便利的创作环境,用户生产内容平台的出现打开了私纪录片发展的新思路。特吕弗曾前瞻:“未来的电影会比个人和自传小说还要更个人化,就好比是个人的表白或者是日记。”[10]私纪录的个人表达有效契合了互联网“小微化”“分享化”“互动性”等特点,在互联网传播中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网络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更赋予了私纪录片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今,人们纷纷用手中便捷的智能手机、微单等器材,拍摄自己的生活场景、生活方式,展示生活态度,运用各式各样的剪辑、字幕进行包装,在新媒体环境中形成了适合迅速观看与传播的私纪录片新形式。



三、Vlog:私纪录片的新媒体形态

移动互联技术赋能之下,社交媒介逐渐镶嵌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随着传播载体的更迭,人们记录和分享生活的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手段的发展,经历了从静态到动态、从图文到声音视像的转变:从博客日志,到短视频,特别是vlog开始盛行起来。


Vlog(video blog)意即“视频博客”,发源于YouTube。YouTube给出的官方定义是“a casual, conventional video format or genre featuring a person talking directly to camera”,即vlog是一种个人创作的视频内容类型和展示创作者日常生活的视频日记。发布者以记录的方式拍摄自己生活中的碎片化内容,通过剪辑、配乐、添加字幕等方式制作成短视频形式。2012年,第一条vlog在YouTube上出现;目前,国外的vlog在用户规模、产业格局、盈利模式等各方面已经逐渐成熟。2018年,我国短视频行业开始聚焦这一新的内容形式,最早步入“蓝海”的是小影、VUE等视频剪辑工具类App,后期哔哩哔哩、微博等社区类平台vlog逐渐风靡起来,抖音和快手App的用户也开始大量创作vlog作品。截至2019年6月,微博话题#微博vlog大赛#阅读量达18.9亿。



分析vlog的性质和特点,会发现和私纪录片不谋而合——作为私人影像的当代化桥梁,vlog实是私纪录片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媒体形态。


Vlog作者通常是一人或两三人,自拍、自导、自演、自剪记录生活和周遭事物,和创作内容进行主动互动,常常对其中的事件或任务进行评断、参与,或自顾自地对镜头诉说个人感受;创作者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掩盖自己的参与,正与参与观察型的私纪录片相一致。下面以欧阳娜娜于2019年2月22日发布在个人微博的vlog《〈小姐姐的花店〉幕后原来是这样的》为例。一开始,欧阳娜娜便对着镜头说:“我今天准备做一个小小的永生花,我当时在意大利的时候也录了一些《小姐姐的花店》幕后,所以等下你们也可以看一些。”这显然是第一人称展开叙事,讲述个人生活。接下来欧阳娜娜具体展示了制作永生花的过程以及录制《小姐姐的花店》的幕后花絮,具有自我记录、自我呈现的特性。除此之外,欧阳娜娜的vlog也记录了她学习、工作、游玩的片段:有在伯克利留学的记录,也有在摄影棚的拍摄录制,以及在维密秀等时尚平台、在迪士尼与朋友玩乐的生活展示,凸显其作为学生和明星的双重身份,及其在台湾与大陆之间频繁移动的足迹。创作者生活化、口语化、碎片化甚至带有主观性的讲述,正是vlog与私纪录片的契合之处。再如知名博主@子时当归的vlog中对定居澳大利亚生活的记录,定居韩国的博主@ondo的vlog展现了韩式流行时尚、家常饮食、日常起居等等,都是一些与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又有所差别的日常记录。


Vlog在叙事方式上具有私纪录的平民化、日常化特征,呈现出亲切、真诚的情感表征Vlog创作者很多都像欧阳娜娜一样,采用亲切的叙述性、介绍性语言开始。很多的旅行类vlog就以“今天,我将带大家逛……”开场,然后根据周遭环境展开叙述。画面处理上,vlog也不必严格遵循影像创作的规律,单反录制和手机录制混合剪辑、修图处理过的手机图片、自制表情包等都可以成为常见的视听元素,比之精心处理的影像更具亲切感。尽管影像手段略显粗糙,但创作者不惜在互联网时代暴露自己生活的隐私,整体效果显得真实自然。日常化的叙事对象、平民化的叙事方式和真诚的叙事情感,悄然消解了创作者和观众的距离。


Vlog的呈现不仅具有日常性、视觉性、主观性,也会表现出个性化和仪式感;创作者不仅分享个人化的生活经历和日常生活,也会在视频编辑中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讲述具有戏剧色彩的私人故事,直接进行表达价值,在记录事件的过程中传递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的变化。以热门vlog博主@井越为例。从2016年到2018年,其粉丝量从6万暴涨至超过100万,吸引大批受众的正是其具有较高审美观念和颇具仪式感的生活记录、生活态度,这也契合了私纪录片的文化价值。井越是圣安德鲁斯哲学系的研究生,对世界有着独到的观察,对生活抱有探索的兴趣。早前,他就已通过文学创作成为了人人网上的“红人”——人人网评价其为“充满哲学灵思,又幽默讽刺”,“内向又自信”——这一风格延续到了井越的vlog之中,以风趣的叙事表达认真的人生成为了井越的个人符号。井越在《VLOG012.制作vlog的四个步骤!(劲爆)》这期视频中对自己的个性化符号进行了集中阐释。他通过vlog制作的四个步骤展示了其个人特点:内向,但有活泼开朗的女友;幽默,常常通过正经的语言和搞笑的画面实现“反差”式冷幽默;“脑洞大开”,对生活日常有奇思妙想,且愿意通过视频的方式分享出来。再看受到大量粉丝追捧的几位博主:@子时当归的vlog在视觉上感性、神秘;@你好竹子则张扬、时尚;@蕾拉小姐(许婧)独立而开放,这几位女性vlogger(视频博客创作者)在镜头中开辟出了深入而多元的生活内容,不仅传达出极具审美性的视觉内容,还有强烈的主体性信息:服饰、生活细节、职业自信、婚恋观(竹子和许婧都有跨国恋爱关系,而许婧曾与演员陈赫有过婚姻,“明星前妻”身份更给她带上了独立的色彩),并引发了大量关注与话题,吸引了无数粉丝。之前提到的欧阳娜娜的vlog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大众对她的认知,让一个真实、努力的少女形象,代替了因演技生硬而被诟病的欧阳娜娜。私纪录片的视听语言是个性化的:创作者基于个人立场和感受来展开阐述,视听语言中饱含着自己的生命体验和价值观念。对于vlog创作者们,即便缺乏专业的、主动的视听语言探索,但影像中也会集中表现自己创新且独到的思维理念。



Vlog这种私纪录片的新媒体衍生形态,更体现出了互联网媒介支持下的互动式特征。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显著特征。数字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方式与传统方式截然不同,人人都可参与成为媒体、发表观点,陌生人也可以互相关注、相互赞赏。美国学者库利的“镜中我”理论认为:个体是通过他者的镜像确认“自我”的,“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11]点赞、评论、弹幕等视频互动机制,使得vlog博主们随时在他人的评价中实现“镜中我”的形象认知;vlog中不仅有真实自我的再现,更有“镜中我”的互现,共同建构了vlog博主的“自我”认同,构成了独一无二的个人符号。例如上文提到的井越的《VLOG012.制作vlog的四个步骤!(劲爆)》之中,在获取的334条弹幕中,近九成以“哈哈”或“好笑”的反馈表示了对井越幽默的认同,这些反馈与vlog本身共同完成了井越个人符号的构建。这种互动性是新媒体赋予vlog、而以往私纪录片所不具备的特质。用户个体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互动,将自我展现在现实社会之中,进而引发了个体间的社会比较,反思与评估,最终又会作用于私人影像创作之中。



四、Vlog的得与失:私记录片泛化之后

新媒体时代的vlog将私纪录片创作者自我呈现的传播效应扩大,为私人影像呈现真实提供了更宽广的环境,为作者与受众之间增加了更多能动交流。私纪录片的社会情感价值被vlog放大了。像我国私纪录片典范之作《俺爹俺娘》(2003)中那样将浓厚亲情娓娓道来的形式,在vlog中数见不鲜——作者们以更为自由的创作方式,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坦率真诚地向受众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分享渴望得到共鸣的思想与情感。


私纪录片的“私”并不意味着封闭的自我,而是一个个微观的现实世界和社会空间的缩影。每一个私记录影像所建构的个体身份依附于背后的文化与社会背景中,在表达个体意识的同时,也彰显着个体与群体、私领域与公共的关系。vlog的泛化传播与互动性特长,使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将艺术诉求与社交媒体融合起来。脱胎于私纪录片的vlog,以其短小精悍的优势,迅速得到了互联网社群的广泛认可,在社交媒体平台迅速传播。在不同的媒体背景下,艺术的表达形式在不断变化;但越发便捷的录制设备与传播渠道,帮助人们观察并呈现内心的世界。


数字技术催生了媒介革命,新媒体完成了人的延伸的同时,也加速了异化。马尔库塞曾提出,在工业化发达的现实社会里,人们习惯性地分享物质成果,让虚假心理得以满足,理性力量被削弱,没有批判价值的技术将一切变成计量测算的数字化成品,思维的向度也异化了。于是人类批判和思考的能力被剥离。于是我们也不得不警惕,马尔库塞笔下的“单向度的人”的出现。


1.营销与商业化问题

数字化时代的vlog与以往私纪录影像最大的不同就是大面积的私人影像消费特征。互联网平台上各色自拍视频随处可见,线上播放吸引着无数观众,流量可以轻易变现为经济效益,vlog内容营销给企业带来了机遇。


创作者常常通过vlog对产品亲身体验、现身说法,以获得受众的信任和关注。在井越发布的vlog中,就包括CUCCI、戴森、OPPO、携程等著名品牌的合作推广,由井越在vlog中使用品牌提供的产品或参与品牌活动,记录下自己的体验感受,并进行评价。产品体验与个人生活的交织,消除了“硬广”的宣教感受,成为品牌推广软着陆的新形式。类似的vlog博主还有很多,在积累了一定粉丝群体之后,与企业展开商业合作、广告营销,通过粉丝变现获得收入。


这在带动vlog与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经济利益、快速变现成了vlog创作者的重要考量要素,与广告商合作不免要按照要求植入广告或安排情节。这就与私纪录片和vlog所追求的自然表达核心相背离,私人影像变为金钱的附庸,部分博主在创作过程中失去了最原始的自我认同初衷。许多流转于互联网平台的vlog作品其实都是由团队为商业目的而打造,而非真正的私人记录。这样的vlog,也就失去了私纪录片的本质。


但创新vlog的变现形式也是保障其顺利进行商业化发展的基础。以井越为代表的许多vlog创作者都努力在商业化和私记录上达成平衡。井越虽签约了经纪公司,但公司只负责品牌对接,视频风格、具体制作、产品植入形式仍由井越一人把控。在其与品牌博弈的过程中,他会说服品牌方接受自己的视频风格,实现品牌调性和个人风格的高度契合。[12]


再以vlog博主@ACui阿崔为例。她的vlog视频基本上都在推介美食、美妆、家居等与日常息息相关的产品。例如一条推销某款咖啡机的vlog,就是一边操作一边展示产品功能,最后让家人品尝自己手冲的咖啡,促使观众产生购买欲望,这是典型的商业营销vlog。再来看《在外地就送爸妈一份贴心的礼物吧》这个vlog。具体内容以身在他乡的年轻人为切入点,阿崔为远在家乡的父母寄送了两套基因检测仪,希望全面了解父母的身体状况。她在视频中亲自示范,远程视频教父母如何使用检测仪,沟通时讲的是家乡话,画面风格温馨,也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这个vlog在情感营销的同时,也挖掘了个人情感,引起了受众的广泛共鸣。


商业营销是vlog无可避免的、不同于传统私纪录片的特征,如何把握商业特征与私记录特质之间的平衡,是创作者需要思考的。



2.私人影像的质量

从电视真人秀到互联网直播的盛行,私人领域的生活被大规模地消费着,从明星、“网红”到普通人的隐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胁。当暴露和窥私日益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现象,人人都有机会成为男女主角,一部手机就可以轻松录制,有博主为了迅速提升吸引力和粉丝量,开始将分享私人领域经验变成了贩卖私人生活。为了提高点击率、博得更多关注和利益,低俗化、反智化的私人影像层出不穷,以不文明、不健康的内容来博取关注度的丑闻时有发生,vlog创作的道德底线遭到热议。例如,“快手”直播平台上就存在着大量具有性挑逗、性暗示的私人影像,以视觉噱头和心理刺激满足观众猎奇需求。当私人影像被浅层次的快感侵占时,就会失去本应具备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尽管vlog在数量上不断增长,但内容上同质化严重,大量vlog都是流水账般的简单生活记录,画面毫无个性风格,选题缺乏创意,大量内容重复。这会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进而丧失兴趣,对vlog的后续发展造成阻碍,也大大折损了其作为私纪录片应有的艺术性。


可以说,稀缺的优质内容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vlog的发展。vlog最吸引受众的便是创作者所呈现出的真实个人魅力,这也是其承袭私纪录片而来的艺术特质,但拥有鲜明个性、表达意愿与专业技能的人是少数,优秀的vlog创作者很多都有着专业的视频与内容制作素养:如井越曾担任节目编剧,竹子有过七年的拍摄、剪辑和主持经历。


我们呼唤更加优质的vlog内容,受众对vlog的追求也不止是单纯的娱乐性和浅表性的日常记录,需要有深度和质感的内容。例如,当前vlog的公共性缺失呈现非常明显,对日常生活相关话题的讨论远高于对公共议题的讨论。Vlog是私人的记录,但私人也可以表达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的态度和看法。



五、尾声:从私纪录片角度提出Vlog发展建议

纪录片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通过影像记录让人类了解世界,了解社会,了解他人,了解自我,私纪录片尤其以一个个微观的视角展开了对世界的认知。孙红云教授认为,私纪录片不同于传统纪录片隐身于镜头后做一只墙壁上的苍蝇的观察式拍摄,“主观的、个人的、私密的表达变成了对混乱的、无意识的、失控的世界所进行的虚弱回应”。相似地,作为私纪录片之新媒体形态的vlog,它不仅仅是自我书写和实现经济价值的工具。Vlogger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品味和个人魅力,从而提高影像内涵,同时不止步于“书写自我”,更要追求自我对公共的积极影响。


本文开头援引了拉什对于影像的认知。他在演说的最后说道:“我们需要学会的,是怎样区分Video Art和Good Video Art,视觉不是最重要的,我们关注的是思想和概念。”这也许是对vlog沿着私纪录片脉络继续良性发展的最好建议。





Generalized Private Video: Vlog as a New Media Form of Private Documentary

Sun Kejia


Abstract: As a branch of documentary, self-documentarie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With the Internet extending to the depths of the audience's lives, fifi lm art and social media have been more deeply integrated, and vlog has become a new form of self-documentary, inheriting its characteristics, moreover bring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media era. This article specififi cally analyzes the inherita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vlog and self-documentaries, and its generalized dissemination at present, discussing the pros and cons of vlog as a private image in the context of media integration.

Keywords: Vlog; Self-documentary; Private Image




 编 辑  |  封帆


向上滑动 查看注释:

[1]那田尚史著,李瑞华译:《日本私纪录片的起源与现状》,《电影艺术》2007年第3期。

[2]谢玎珂:《互联网时代私纪录片的审美价值初探》,《视听》2018年第1期。

[3]岳筱宁、雷蒙:《私纪录片的伦理困境与道德救赎》,《当代电视》2014年第5期。

[4]李姝:《私纪录片的影像疗愈功能探究》,《电影文学》2017年第18期。

[5]樊启鹏:《中国私纪录片带来的变化与挑战》,《电影艺术》2007年第6期。

[6]孙红云:《公开的隐私:第一人称纪录片》,《电影艺术》2010年第6期。

[7]商力文:《〈中国式家庭恐惧〉与私纪录片——对私纪录片伦理的研究》,《戏剧之家》2018年第15期。

[8]王家东:《国内纪录片的类型意识与类型焦虑》,《青年记者》2019年第11期。

[9]郑军、官炳新、李玖芳:《认同危机下的自我解救——论私纪录片中的“我者”政治》,《文艺争鸣》2018年第9期。

[10](意)劳拉·拉斯卡罗利:《私人摄影机:主观电影和散文影片》,余天琦编,洪家春等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4年,第219页。

[11](美)查尔斯·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包凡一、王湲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31页。

[12]罗钧文:《VLOG“推广视频”:“认同”创造双重视频价值——基于博主井越及其VLOG视频的个案分析》,《今传媒》2019年第8期。



原刊《数字人文》2021年第2期,转载请联系授权。


点击下方链接,下载原文



长按下方二维码购买《数字人文》2021年第2期。

长按二维码购买《数字人文》2021年第2期




《数字人文》2021年第3期目录

首家数字人文门户网站上线

王涛:数字人文视野下的历史研究

【DH数字人文】恭贺新年好!(附2021年推文合集)

从艺术本体论看虚拟偶像的艺术合法性




校对  |  肖爽

美编  |  徐璇








数字使人文更新

投稿邮箱:dh2020@tsinghua.edu.cn

数字人文门户网站:www.dhlib.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